經濟學大師
Thomas J. Sargent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Thomas J. Sargent 擅長於總體經濟學、貨幣經濟學、時間序列等領域。他和華勒斯 (Neil Wallace) 共同研究,發展出了理性預期均衡的馬鞍路徑穩定特性 (saddle path st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ational expectations equilibrium) 及政策無效性命題。
Christopher A. Sims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Christopher A. Sims 創立了名為向量自我回歸 (Vector Autoregression,簡稱 VAR) 的方法來分析總體經濟如何受到經濟政策的臨時性改變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Sims 及其他研究者使用這一方法來研究央行升息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其他諸多重要問題。
Peter A. Diamond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Peter A. Diamond 是一位相當活躍、舉足輕重的學者,早已被視為潛在的諾貝爾獎得主。 他在四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引領了總體經濟學的研究潮流,不斷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為其他經濟學家建立了研究標準和方向。 Diamond 一生學術成果豐碩,是第一個將疊代模型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簡稱 OLG,由 Paul Samuelson 於 1958 年率先提出) 引入具資本累積的新古典成長架構,藉此討論公債的問題,因此,他在社會保障、養老金和稅收問題等公共政策領域建樹頗豐。
Dale T. Mortensen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Dale T. Mortensen 除勞動經濟學外,還研究總體經濟學和經濟學理論。 Mortensen 最知名之處是他在摩擦性失業理論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工作。 從這一成果出發,他進一步研究了勞工移動率 (labor turnover) 和再安置等方面的問題。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總體經濟學的多個領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勞工、經濟增長和經濟政策。 Pissarides 的學術思想主要受 Michio Morishima 和 Dale Mortensen 影響,而 Mortensen 也在 2010 年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共同得主。 Pissarides 的主要學術貢獻包括基於失業配對函數的總體經濟搜尋及配對理論 (Search and Matching Theory),以及經濟的結構性成長等。 Pissarides 現任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總體經濟學的多個領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勞工、經濟成長和經濟政策。 Pissarides 以搜尋摩擦理論 (Search friction theory) 和在總體經濟學方面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Elinor Ostrom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Elinor Ostrom 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她的研究特色是在富有系統性理論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廣泛的實證研究,主要集中在運用公共選擇與制度分析的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公共事務,尤其是警察服務、公共池塘資源的自主管理問題。 她在公共選擇與制度分析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以及對於公共政策研究和新政治經濟的研究,作出了舉世矚目的傑出貢獻。 她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上的分析」獲獎。
Oliver E. Williamson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Oliver E. Williamson 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 他的研究表明,市場和諸如公司等階層組織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不同的方法。 Williamson 因對制度經濟學研究的貢獻,特別是在企業邊界 (Enterprise boundary) 方面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Paul Krugman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J, USA) 經濟學家 Paul Krugman 在分析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的地域分析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Krugman 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貿易、國際金融、貨幣危機與匯率變化理論。 他創建的新國際貿易理論,分析解釋了收入成長和不完全競爭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他的理論思想富於原創性,常常先於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經濟問題,然後建立起令人讚歎的深刻而簡潔優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後來者的進一步研究。 他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貿易理論家之一,而他在 1994 年對亞洲金融危機的預言,更使他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地位如日中天。 Krugman 目前擔任著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策諮詢顧問。
Leonid Hurwicz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Leonid Hurwicz 最重要的研究是開創了機制設計理論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他的機制設計理論包括信息理論 (Information Theory) 和誘因理論 (Incentive Theory),並用經濟模型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說明。 機制設計理論的模型由四部分組成:(1) 經濟環境;(2) 自利行為描述;(3) 想要得到的社會目標;(4) 配置機制 (包括資訊空間和配置規則)。 Hurwicz等人證明:沒有什麼經濟機制有比競爭市場機制更低的資訊空間維數,並且產生了柏拉圖效率。 Hurwicz 與 Eric S. Maskin, Roger B. Myerson 等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為機制設計理論奠定基礎,因而共同分享 200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Eric S. Maskin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Eric S. Maskin 在現代經濟學最為基礎的領域裡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包括公共選擇理論、賽局理論、誘因理論與信息理論以及機制設計,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世界各地的一流經濟學精英。 Maskin 以其深邃的理論貢獻,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對經濟學高級研究人才培養的突出貢獻,被譽為當今國際經濟學最受尊敬的經濟學大師。
Roger Myerson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Myerson對機制設計的問題有著相當大的貢獻。所謂的機制設計,是指當交易雙方存在著不對稱訊息時,principal(如雇主)如何設計出一套誘因(通常是報酬與資源配置的一個組合),極大化principal的效用,並使得agent(如員工)的訊息得以真實的呈現出來。Myerson將revelation principle推展到最一般化的形式,不只可以處理不完全訊息在個人樣態(type)上的問題(或稱反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亦可用在不完全訊息是在個人「行動」時的問題上(或稱道德危險,moral hazard)。這大大的擴展了機制設計可以分析的範圍,例如政府管制等的議題。Myerson的「revenue equivalence theorem」,也被廣泛的應用在競標(auction)制度上。
Edmund S. Phelps
200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美國經濟學家 Edmund S. Phelps 教授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經濟成長理論,他繼 Robert M. Solow 之後,對經濟成長的動態最優化路徑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經濟成長黃金定律 (Phelps’ Golden Rule)」,從而正式確立了經濟成長理論。 他被譽為「現代總體經濟學的締造者」和「影響經濟學進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Phelps 在加深人們對於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係的理解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Robert J. Aumann
200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Robert J. Aumann 以 Thomas C. Schelling 的論點為基礎,利用數學分析工具來指出,在衝突發生時,自己的國家與敵對的一方所擁有的各種選擇。 Aumann 也是第一位發展出「無限多期重複賽局」分析 (Infinitely repeated games) 的人。 這種分析有助於了解為何某些人或社群之間的合作關係會比較好。 Aumann 與 Schelling 通過賽局理論分析增加了世人對合作與衝突的理解。 他們的理論被廣泛應用在解釋社會中不同性質的衝突、貿易糾紛、價格競爭以及尋求長期合作的模式等科學領域。
Thomas C. Schelling
200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Thomas C. Schelling 運用賽局理論來解釋為什麼世界上有些人或國家能夠相互合作,有的卻是不斷衝突。 應用賽局理論中互動的決策情境分析,舉凡各式各樣人際或國際間的衝突與合作,包括貿易紛爭,幫派犯罪,政治決策,勞資談判等,都可以來加以解釋。 事實上, Schelling 正是在冷戰期間發展出這套理論,用以解析冷戰時期的重要議題,包括全球安全與軍備競賽等。 Schelling 指出,面對攻擊時,反擊的能力會比抵禦的能力更有用,而且最好不要讓敵人得知自己的反擊方法。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表示,Schelling 的真知灼見,後來證明了是解決衝突、避免戰爭的中肯見解。
Finn E. Kydland
200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Finn E. Kydland 的研究領域主要是景氣循環 (Busness cycle)、貨幣與財政政策和勞動經濟學,因在「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 (Time consistency) 和景氣循環背後的驅動力」研究方面的傑出成就,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Edward C. Prescott
200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Edward C. Prescott 至今發表了大量的學術文章,涉及景氣循環和經濟成長、計量經濟學、一般均衡理論、貨幣、方法論和經濟政策。 目前,Prescott 正致力於中國經濟史和經濟大蕭條等重大問題的研究。 Kydland 和 Prescott 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有關總體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景氣循環的影響因素。
Robert F. Engle III
2003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Robert F. Engle 的貢獻在於建立了描述經濟時間序列數據的時變波動性 (Time-varying Volatility) 的關鍵概念: 自我回歸條件異質變異數(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ARCH),並發展了一系列波動性模型及統計分析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稱他不僅是研究員們學習的光輝典範,而且也是金融分析家的楷模,Engle 不僅為研究員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還為分析家們在資產定價、資產配置和風險評估方面找到了捷徑。
Clive W.J. Granger
2003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Clive W.J. Granger 的研究興趣主要在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 (主要是時間序列分析)、預測、金融、人口統計學和方法論等方面。 Granger 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學者,他的論文幾乎涵蓋了過去 40 年間該領域的主要進展,沒有Granger 的分析方法,進行時間序列計量方面的實證分析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他所產生的學術影響,人們對他的嘆服可以用天才的研究者和作家來表達。 諾貝爾獎評委會認為, Granger 的工作改變了經濟學家處理時間序列數據的方法,對研究財富與消費、匯率與價格、以及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之間的關係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目前美國聯邦準備制度和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都使用這一方法來進行評估和預測。
Daniel Kahneman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Daniel Kahneman 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 在他之前,經濟學和心理學在研究人類決策行為上有著極大的區別:經濟學的觀點認為外在的激勵形成人們的行為,而心理學恰恰相反,認為內在的激勵才是決定行為的因素。 Kahneman 在不斷修正「經濟人」假設的過程中,看到了經濟理性這一前提的缺陷,也就發現了單純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釋複雜的決策行為,由此正式將心理學的內在觀點和研究方法引進了經濟學。 Kahneman 最重要的成果是關於不確定情形下人類決策的研究,他證明了人類的決策行為如何系統性地偏離標準經濟理論所預測的結果。
Vernon L. Smith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Vernon L. Smith 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他為實驗經濟學的研究設計了一套系統,用以取代並模擬現實世界的市場機制,使得關於經濟學的理論與假設可在實驗室的情境中加以研究分析。 Smith 也因此被學界尊為「實驗經濟學之父」。
George Akerlof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Akerlof最主要的貢獻在於分析存在不對稱訊息時的市場均衡。他的一個最著名的模型即為「二手車市場」(lemon market)。他的論點在於,當賣方擁有比買方對二手車更多資訊,即雙方存在不對稱訊息時,如果買方信心不足,認為市場上都是劣等品,便不願出高價。好車車主會因此不願意出售,而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此時,可能沒有交易出現,而導致市場失靈。Akerlof的理論被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包括保險市場、金融市場與勞動市場等。
Michael Spence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Spence 最著名的莫過於其傳訊(signaling)模型。在職場上,由於雇主不清楚求職者的能力,教育程度的高低便成為一種傳遞訊息的手段。因為高能力的人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取得高學歷(可能因其聰明才智較高),因此高能力者可以藉由獲取高學歷而與低能力者區分開。雇主也因此會付較高的薪水給高學歷者。傳訊模型應用極為廣泛,尤其是在契約理論上。
Joseph E. Stiglitz
200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Joseph E. Stiglitz 是世界上公共經濟學領域最著名的專家,他所著的教材是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Stiglitz 教授是數以百計的學術論文和著作的作者和編者,包括十分暢銷的本科教材《公共經濟學》(諾頓公司) 和與安東尼·阿特金森合著的《公共經濟學講義》。 1987 年,他創辦的《經濟學展望雜誌》 降低了其他主要經濟學雜誌所設立的專業化障礙。
James J. Heckman
2000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 美國經濟學家 James J. Heckman 因在個體計量經濟學領域「對分析選擇性抽樣的原理和方法所做出的發展和貢獻」獲獎。 個體資料的收集大多是在一個不是完全隨機抽樣的狀況下所進行的,以致抽樣失去隨機性,造成所收集到的樣本不足以代表母體,若仍然將實證結果解釋為放諸四海皆準的發現,即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這種錯誤就是所謂的「樣本選擇偏誤 (SelectionBias)」。 Heckman 最大的貢獻便是明確的點出這個問題,並提供解決的計量方法。 Heckman 對樣本選擇偏誤問題的分析,不僅影響經濟學,更從根本上改變了許多其他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Heckman 開創性的以個體經濟理論來解釋個體資料之樣本選擇問題,個體經濟學本身就是一種分析經濟個體如何選擇的科學,以個體經濟理論來解釋個體資料之樣本選擇問題事實上是相當自然的,而 Heckman 則是嚴謹精準的表達這種看法的第一人。
Daniel L. McFadden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美國經濟學家 Daniel L. McFadden 在個體計量經濟學領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以「對分析間斷選擇的原理和方法 (Discrete choice approach) 所做出的發展和貢獻」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McFadden 的間斷選擇分析是指個人在有限種可能中作出抉擇的行為分析。 例如,個人對職業、居住地、交通工具等等的選擇,都是有限的間斷選擇。 McFadden的理論從經典的個體經濟學出發,即個人都有一個以備選物為自變數的效用函數,抉擇的原則是使效用函數達到極大。但是由於人們不可能觀察到影響抉擇的所有因素,因此,統計數據也都是有偏差的。McFadden 意識到觀察上具有同樣特徵的個體群中還有隨機變化,於是在模型中作了處理。 由此可以預測人口中選擇不同的備選物的人群比例。 McFadden 更為系統的貢獻是他發展了所謂的條件 Logit 分析理論。
James Mirrlees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Mirrlees奠定了存在不對稱訊息時,分析經濟誘因的理論基礎,即所謂的「雇傭模型」(principal-agent model)。Mirrlees所發展的revelation principle,以及single crossing condition,已成為處理雇傭模型的基本工具。此外,在提供納稅人足夠的工作誘因,以及政府對個人的能力具有不對稱訊息的雙重考量之下,Mirrlees也提出了其「最適所得稅理論」(optimal income taxation),主張最適所得稅制不應超過20%。Mirrlees的理論也引發了公共經濟學界針對最適所得稅議題極為廣泛的討論。
Robert E. Lucas Jr.
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Robert E. Lucas Jr. 從 70 年代初起,率先將理性預期假說成功地運用於總體經濟分析,開創並領導一個新的總體經濟學派—理性預期學派 (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或新興古典學派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在獲獎前, Lucas 早已在總體經濟模型構造、計量方法、動態經濟分析以及國際資本流動分析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Lucas 倡導發展了理性預期理論 (Rational Expectation,指經濟人為了避免損失和謀取最大利益,設法利用一切可以取得的信息,來對所關心的經濟變數在未來的變動狀況作出儘可能準確的預測) 並以此說明,當政府欲以寬鬆貨幣政策來提高通貨膨脹率藉以降低失業率 (即菲利普曲線,Phillips curve) 時,因為人民會對未來產生預期並相應地改變其行為模式,貨幣政策終將無效 (即菲利普曲線所描繪的抵換關係不存在),此一理論被稱為「Lucas 批判 (Lucas critique)」,震撼了當時的總體經濟學界,對總體實證的計量模型有著深遠的影響,當然,在政府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上也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
Robert E. Lucas Jr.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Harsanyi的貢獻在於分析不完全訊息之下的非合作賽局理論。透過引進一個中立的參賽者「nature」,Harsanyi將不完全訊息的賽局轉換成「完全但不完善訊息」(imperfect information)的賽局。這個所謂的「Harsanyi轉換」已經成為處理不完全訊息之下非合作賽局的制式作法。這樣所得到的均衡,也就是所謂的Bayesian-Nash equilibrium。
Gary S. Becker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S. Becker 倡導發展了理性預期與總體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景氣循環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Becker 把經濟理論的研究分析方法擴展到對人類行為的研究,獲得巨大成就而榮膺諾貝爾經濟學獎。 Becker 是現代西方經濟學方面最富有獨創思維的人之一,他善於把經濟理論運用於對人類行為的研究,把經濟理論運用到過去與市場力量沒有聯繫的領域,如社會學、政治學、人口統計學、犯罪學和生物學等,從而開拓經濟分析的新視野,他在擴展經濟學的疆界方面所做的一切是其他經濟學家所不及的,是新學術領域的開拓者。
Ronald H. Coase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nald H. Coase 發現並闡明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 和產權在經濟組織和制度結構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所謂交易成本,即「利用價格機制的費用」或「利用市場的交換手段進行交易的費用」,包括提供價格的費用、討價還價的費用、訂立和執行合同的費用等。 Coase 認為,當市場交易成本高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時,企業便產生了,其存在正是為了節省市場的交易成本,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代替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當市場交易的邊際成本等於企業內部管理協調的邊際成本時,就是企業規模擴張的界限。另外, Coase 也重新研究了交易成本為零時的契約行為特徵,發現一旦假定交易成本為零,而且對產權 (指財產使用權,即運行和操作中的財產權利) 界定是清晰的,那麼法律規範並不會影響契約行為的結果,即最適解結果保持不變。換言之,只要交易成本為零,那麼無論產權歸誰,都可以通過市場自由交易達到資源的最佳配置。 George J. Stigler (198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將 Coase 的這一思想概括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私人成本等於社會成本」,並命名為「 Coase 定理」。Coase 被認為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鼻祖。
Robert M. Solow
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M. Solow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 Solow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新古典派(Neo-classical)經濟增長模型由於 Solow的開創性工作而稱之為 Solow經濟成長模型,直到現在該模型仍然是經濟增長理論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在 Solow模型中,對經濟總體的增長貢獻被設定為由勞動、資本和技術進步三者組成,並且假設邊際生產遞減的一次齊次的總生產函數、滿足稻田條件、儲蓄率一定,技術進步為外生等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得出了政府政策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是無效的結論。雖然其眾多苛刻的假設條件和得出的政府政策無效論使人感覺消極,但在哈羅德和多瑪的極其不穩定的刀鋒增長模型(哈羅德-多馬模型)一直讓人們擔心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經濟增長,特別是長期增長是不穩定的當時,索洛模型提出的增本主義模式的資本積累過程從長期來講將收斂於經濟增長穩定狀態(Steady state)的這一結論無疑是給關心經濟增長問題的經濟學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Milton Friedman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lton Friedman 的理論具有兩個重要特點:堅持經濟自由,強調貨幣作用。 Friedman 旗幟鮮明地反對 Keynes 的政府干預思想。 他認為,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市場機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市場經濟具有達到充分就業的自然趨勢,只是因為價格和工資的調整相對緩慢,所以要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況可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 如果政府過多干預經濟,就將破壞市場機制的作用,阻礙經濟發展,甚至造成或加劇經濟的動蕩。 Friedman 還強勁地攻擊 Keynes 所倡導的財政政策,他認為,在貨幣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政府增加支出將導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將引起私人投資和消費的縮減,從而產生「排擠效果 (crowding out effect)」,抵消增加的政府支出,因此貨幣政策才是一切經濟政策的重心。 Friedman 是「貨幣學派 (Monetarism)」 的創始人,同時也是「恆常性所得假說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的提出者。
Kenneth J. Arrow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Kenneth J. Arrow 在個體經濟學、公共經濟學等方面卓有成就,被認為是新古典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 除了在一般均衡領域的成就之外, Arrow 還在風險決策、組織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和政治民主理論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工作,是不確定性經濟學、資訊經濟學、保險經濟學和溝通經濟學的發展先驅,他在其博士論文中即以嚴謹的數學證明出,不存在一個完美的方式來建立社會的偏好 (To formulate a social preferance ordering),即有名的「Arrow 的不可能定理 (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他於 1972 年因在一般均衡理論方面的突出貢獻與 John R. Hicks 共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Paul A. Samuelson
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A. Samuelson 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準,其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 古典的消費者理論以個人偏好解釋其消費行為, Samuelson 卻反其道而行,以消費行為反推個人偏好,還以偏微分方程導出其推論條件,給後世學者提供實證研究的絕佳基礎。 且 Samuelson 對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中的要素價格與分工條件撰寫了一系列論文,幾乎是當代貿易理論的三分之一奠基者。 Samuelson 是第一個對公共財提供理論模型的人,也是當代財政理論的開山始祖之一。 他對金融市場的效率理論推演貢獻卓著,即使頒給他一座財務學諾貝爾獎亦不為過。 不只如此,Samuelson 對於福利經濟學、人口經濟學、一般均衡動態等領域,也提出相當多的重要論文,這三個領域若要列舉最重要的開創元老,也絕對少不了他的名號。最後, Samuelson 在 1958 年所提出的跨代模型 (OLG),是廣大現代總體經濟文獻的模型建構基礎,雖然文章本身不是直接的總體經濟研究,卻衍生了上萬篇的後續總體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