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材料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經濟行為裡很關鍵的觀念。簡單說,我們把人力、物力用在某一件事(例如看電影),就會放棄其他機會(例如看書、逛街或睡覺),那些機會就是看電影的機會成本。那到底是「看書」還是「睡覺」是看電影的機會成本呢?答案是端視何者較大,例如這個時間看書比睡覺更有價值,那麼看電影的機會成本就是看書!所以機會成本是其他最佳選擇 (the best alternative)的價值。還有,門票當然也是成本。所以看電影這個 「行為」 的機會成本,就包括人力(因看電影而放棄看書)與物力(因為買門票而不能買別的)各種資源的成本。這樣說來,好像很複雜。有需要這麼麻煩嗎?

    隱藏成本

    這個機會成本,觀念上確實有點囉唆,但它卻是人們日常決定事情時真正考慮的成本。我們就以看電影為例。您如果去看電影,是在很忙、還是較閒的時候?當然在有空時!為什麼?門票並不在您有空時較便宜啊!因為這時 「時間成本」較低;就是說整體機會成本較低。不是嗎?

    當然,有時在很忙時反而要去看場電影舒緩壓力。因為,任何事都是以「成本效益原則」,機會成本只考慮了成本面,如果效益更大(如精神壓力必須舒解),那也是值得的。這樣的機會成本,與會計帳記載的成本,最大的差異就是有所謂的「隱藏成本」。看電影的時間成本就是一般不出現在帳簿上的隱藏成本。換言之,機會成本=外顯成本(即會計成本)+隱藏成本

    如果一間雜貨店店主沒有把自有房屋租金、自有資金利息等,計入帳簿,都是這裡的隱藏成本。例如最近加油站開放,有個人花了數千萬元買地、申請執照、蓋加油站,結果一個月只「賺」了十幾萬元。有人質疑說這投資划算嗎?他說:反正錢是自己的,又不必付利息,地嘛以後賣掉可以回收,只剩下賺多賺少而已。事實上不要蓋加油站,數千萬元放在銀行定存一個月的利息可能就超過十幾萬,他卻不承認這樣的機會成本。

    有得有失

    「有得必有失」。事實上,「失」就是「得」的機會成本。所以機會成本提醒了我們不要只看到「得」而忘了「失」。好比大學生蹺課沒被老師點到名,心裡得意「賺到了」,其實機會成本可大了。那堂課的內容沒聽到,可能導致以後就接不下去了,然後這門課越來越上不下去,最後難逃被「當」的命運。這可是「得」不償「失」呢!

    再有一個例子,問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有人只計入上大學因而不能工作賺錢的時間機會成本,把要繳納的學費給忘了。學費是外顯的物力成本;因上學而不能工作,損失掉的工資則是隱藏的人力成本,兩者合計才是完整的上大學的機會成本。

    By 張清溪教授 《大紀元》

經濟學中有一個非常有用又有趣的理論,叫做比較利益法則(comparative advantage)。從個人生涯規劃、企業經營者雇用員工、國際分工,以至眾所周知的WTO(國際貿易組織)入會問題等,都和這個觀念有關。

    相對而非絕對。比較利益的「比較」即「相對」之意;就是說它不是「絕對」的觀念。舉例說,假設有兩個人,英才和凡夫。他們的生活包含兩件事情:種田和燒飯。英才力大如牛又善烹調,凡夫力小又笨拙。也就是說,英才在種田和燒飯兩件事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那麼,這兩人生活在一起,是不是因為英才十分能幹,就包攬所有的事,凡夫只能在一旁「納涼」呢?不是的!

    他們倆人透過分工合作、一定可以增進共同的生活質量。道理何在?如果英才樣樣行,但種田的能力是凡夫的十倍,燒飯只有凡夫的兩倍能力;那麼相對上,他把時間花在種田比較有利(因為把時間花在燒飯上,將損失很多種田的收穫);凡夫則把時間花在燒飯比較有利(因為他跑去種田得到的收成更小)。因為這就是他們的「比較利益」。凡夫專心燒飯,英才全力種田,兩人如此分工,再分享成果,比兩人都各自都種田又燒飯更好;這就是「比較利益原則」。

    天生我才必有用。其實,比較利益是一個自然法則。這個社會上即使有人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無法包攬所有事情。那麼,每個人只要找到自己「相對」上具有優勢的工作,透過分工合作,雙方均可受益;例如上述的英才專司種田、凡夫主管燒飯。所以嘍,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社會,應該致力於發掘自身的「比較利益」專長。

    例如,數學不好的人,可能語文天分高;電腦不好的人,可能唱歌曼妙;…甚至什麼都比不上別人的人,也有幾樣比較不差的。人人只要發揮「比較利益」,一定可以在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並真正有所貢獻。這也就是所謂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同樣的,一個善於經營的老闆,必然知道每個員工擁有的相對利基;依此加以妥善調配、各司所長,就可拱手而治了。懂得「因材施教」或識得千里馬的「伯樂」,其實也就是會利用比較利益原則而善於用人的人。

    國際分工與貿易。比較利益法則若用在國際分工,其理亦同。例如,台灣的紡織技術並不比歐美高超,但可以大量出口到這些先進國家,就是發揮比較利益原則的結果。若每個國家都發展其比較利益的產業,進行國際分工,以自由貿易互通有無,各國人民均可受惠。這也就是WTO(世貿組織)為什麼要打破各種貿易障礙的基本理念,因為透過國際分工,才是增進全球人類福祉的最佳保障。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內含國際重建與開發銀行與國際發展協會,以提供落後國家的優惠貸款與技術援助為主要任務,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

    係根據1944年的布里敦森林協定而於1945年底成立,並於1946年開始營運;總部設於華盛頓,世界銀行的資金大部份借自國際資本市場,小部份為股東實繳股本和本身提列之準備。

    世界銀行成立的目的旨在提供永久性的放款,以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各種生產設備及資源開發。世界銀行有時為應付特殊情況,亦從事非計劃性的放款,世界銀行為協助開發中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以解決彼等嚴重的國際收支失衡現象,復將結構性放款併入非計劃性放款範圍內。世界銀行另有二個重要的附屬機構,一為國際開發協會,另一為國際金融公司。

外部性(externality),指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祉,卻沒有承擔相應的義務或獲得回報,亦稱外部成本、外部性、界外成本、界外效應或溢出效應。

    外部性:可分為正的外部性與負的外部性,如下:

    正的外部性(外部利益):人們的經濟行為帶給別人的好處,自已卻未享受到的部分。

    負的外部性(外部成本):人們的經濟行為帶給別人的成本,本身卻未負擔的部分。

    外部性包括外部成本與外部利益。外部成本,亦稱負外部性或外部不經濟,指私人生產時,有一部分成本由自己負擔,稱為內部成本(或私人成本);有一部分成本不由自己負擔,外部成本。外部利益,亦稱正外部性或外部經濟,指私人生產時,有一部利益由自己享授,稱為內部利益(或私人利益);有一部分不由自己享受,稱為外部利益。

市場均衡(market equilibrium),在市場上,市場供求達到平衡時的狀態稱之為市場均衡,也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兩線相交之處情況。

 經濟制度:以政府介入市場的形式與程度來分類,通常用「私有財產權」與「經濟決策權」兩個層面來區別。

    市場:這裡講的「市場」,就是「沒有政府」的意思;也就是由個人自由決定如何生產、消費,並擁有房地產產權與企業經營權。

    保障私有財產權與經濟自由,例:生產要素的市場、財貨與服務市場。

    市場經濟:有「私有財產權」,「生產與消費決策」也基本上由市場決定的,就是「市場經濟」制度。相反的,如果私人不能擁有財產權,生產(工作)與消費都由政府決策(分配),那就是「共產主義」經濟。一般介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經濟制度如下: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生產函數(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生產的技術水平不變的(既定的技術條件)情況下,生產中所投入的生產要素的數量與其所能達到的最大產量之間的一一對應的關係。

    它可以用一個數理模型、圖表或圖形來表示。換句話說,就是一定技術條件下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係,在處理實際的經濟問題時,生產函數不僅是表示投入與產出之間關係的對應,更是一種生產技術的制約。

    例如,在考慮成本最小化問題時,必須要考慮到技術制約,而這個制約正是由生產函數給出的。另外,在宏觀經濟學的增長理論中,在討論技術進步的時候,生產函數得到了很大的討論。

生產要素( production factors ),是指進行生產活動時,必需使用到人力、物料、工具、空間等各項因素,透過對這些因素的安排與使用,而能對經濟社會產生一定的效用。這些因素就被稱為生產要素或是投入。經濟學上通常把這些因素分為四種,分別是土地、勞力、資本與企業能力(或稱企業家精神)。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於1960年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代表在巴格達協商成立。之後成員國由5個增加到13個。該組織總部於1965年起設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OPEC總共擁有將近八成的世界石油儲藏量,以及四成的石油產量,因此他們的決議,常會造成世界油價的波動。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OPEC中的阿拉伯成員國,在1973年對美國、歐洲與日本實施石油禁運,造成世界的能源危機,台灣亦受波及。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 CBA)是通過比較項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來評估項目價值的一種方法,成本—效益分析作為一種經濟決策方法,將成本費用分析法運用於政府部門的計劃決策之中,以尋求在投資決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常用於評估需要量化社會效益的公共事業項目的價值。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針對某項支出目標,提出若幹實現該目標的方案,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計算出每種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過比較方法,並依據一定的原則,選擇出最優的決策方案。

亞太經濟合作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於1989年成立,是一個鬆散的經濟對話會議。

APEC會員以經濟體 (economy) 名義參加,議事採共識決,但決議並無強制性。1989年成立時有12個會員經濟體(美、加、紐、澳、日、韓、以及東南亞國協六國),海峽兩岸三地同時於一九九一年加入,之後又陸續增加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智利、秘魯、俄羅斯、與越南,目前共二十一個會員體。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供需法則(law of demand and supply),供給法則和需求法則是基本的經濟原理,就像英語的ABC;它很簡單,但很管用。

    影響消費者對一物購買量的因素很多;例如今天想吃絲瓜,首先得看看絲瓜一斤多少(價格),然後再想想荷包的錢(所得),要不要換吃苦瓜或黃瓜(相關物品價格)等。在其他因素不變下,單考慮一物本身的價格,則當價格越高,消費者買得越少;也就是一物的價格與需求量呈反向變動關係;例如,在所得、其他物價…不變下,絲瓜太貴就少吃,便宜就多吃點。這就是需求法則。

    同樣道理,生產者決定某物生產多少,要考慮到產品本身的價格、成本、技術…等因素。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則一物價格越高,廠商的供給量會越多;也就是一物的價格與供給量呈同向變動關係,這就是供給法則。所以,絲瓜的價錢好,農人一定增加供給量;價錢不好,自然也就少生產了。

    價格指導資源配置。我們知道經濟學中所說的「一隻看不見的手」,就是指「市場機能」或「價格機能」。因為市場的各種訊息都會反映到價格上,透過價格的運作,市場自然能夠調和供需雙方並達成資源的有效配置。由供需法則,我們可以很容易了解這個道理:對消費者而言,某商品的價格提高了,自然減少對它的購買量;而價格提高隱含此物的成本增加了,消費者應該節省使用,在需求法則下的行為自然也就符合資源配置的效率原則。對生產者而言,所供給的產品價格提高了,表示此物受到消費者歡迎,所以願意支付高價,那麼,廠商理應多用資源來生產,而這也正是供給法則呀!

    所以,供需法則背後代表著指導市場資源配置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呢!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物價指數(price idex),是一個衡量市場上物價總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數。物價總水平上升則意味著發生了通貨膨脹,反之,物價總水平下降意味著通貨緊縮,物價指數正是用來衡量經濟中發生的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的一個指標。如果物價指數上升過大則表明通貨膨脹已成為了影響社會和經濟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的政策和相關財政政策的頒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該指數的升高往往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物價指數是一種能夠表示一個經濟的宏觀經濟指標。

是指物價水準的變動,包括工資 (勞動的價格), 故不會全面改變生活水準, 但仍有效率損失與分配問題。

    物價膨脹(緊縮)的效率損失,如下:

    1.調整價格的開支,類似餐廳要重新印製菜單,故稱為「菜單成本」。

    2.另一類成本,當物價膨脹,通常銀行利息也會調高,消費者為了不浪費銀行利息,一次不要提領太多錢出來,而是分成好幾次提款,因為把皮鞋都跑破了,故把相關的成本稱為「皮鞋成本」。

    3.物價緊縮時,還會降低人們的投資經營企業的願意,因為投資都是先付錢(買原料、雇工人或建廠房等),生產後才慢慢回收。如果價格一直在下降,則先投入的成本較高,回收時收益相對較少,是很不利投資的。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是指社會上人群間的互信、互相了解、共同價值 (命運共同體) 等讓人們可以共同生活的社會網絡與道德標準。

世界銀行的定義:「讓集體行動順利運作的規範與網絡。」也就是說,社會上可以讓人與人之間很容易合作的人際關係等這個籠統的觀念。

世界銀行:「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社會資本是解除貧窮以及人類與經濟永續發展的關鍵。」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一般所稱的經濟發展,因為受到「國民所得」只衡量透過市場的生產價值,不考慮污染等「負產品」,所以若只看這樣所計算的「經濟成長率」,就可以寅吃卯糧,把後代的資本都拿來花掉了。

強永續性:自然資本不能用其他資本替代。

弱永續性:自然資本可用其他資本替代。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國際貨幣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於1945年成立,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以聯合國會員為其會員,目的是監視各國匯率,維持國際金融安定。IMF與世界銀行是兩大國際金融組織。

    IMF有基金可以協助金融艱困的會員國。台灣目前不是IMF的會員。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國際經貿組織,例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Bank、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EU(European Union),產生的背景、發揮的功能分工可以創造雙贏,也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國際分工,包括貿易,當然也可以帶動各國同時成長。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如國民所得、國民生產毛額、國內生產毛額、國民生產毛額與經濟福祉。

    國民所得在一定期間(通常是一年)內,生產的最終產的市場交易總價值。

    若是以一國國內定義,就是「國內生產毛額」(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s)。

    若是以一國國民定義,則是「國民生產毛額」(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s)。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於1961年成立,總部設於法國巴黎,另在德國波昂、日本東京、墨西哥市及美國華府設有辦事處。成立之初有歐洲18國及美國、加拿大共20個會員國,目前已增至30個會員國,其國民生產毛額總共約占世界三分之二。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為透過重新調整或配置,決不可能使「所有」個體都更好的狀態,也稱為Pareto效率(Pareto efficiency)或Pareto最適境界(Pareto optimality)。換言之,當重新調整或配置時,如果有一些個體獲利,便一定有一些個體受害。公平不必然意味著效率。

 人造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本、社會資本、企業才能、政府效能。

    經濟學所稱的四大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企業才能,其中所稱的「資本」,就是物質資本,即人造的(相對於土地等自然資源而言)生財工具,包括「建築物」「機器設備」與「存貨」。

    勞動通常只計其數量,因為統計上容易做到;但勞動的品質對生產更重要,這個品質就稱為「人力資本」,通常指的教育、訓練與工作經驗。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所謂的「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就是『對於正常財貨而言,當市場上價格以外的條件都穩定的時候,此財貨的價格增加會造成需求量的減少。』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漲價會使消費者購買的意願降低。

    「需求法則」只有對正常財貨,而且必須只容許價格改變的情況下才會成立。

    對於「奢侈品」、「季芬財」(劣等財)之類的財貨,價格上漲時需求量並不會下降。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簡稱「歐盟」,是由二次大戰後的「歐洲共同市場」,進化為「歐洲共同體」,再根據〈歐洲聯盟條約〉(也稱〈馬斯垂克條約〉)組成的國際組織,迄2006年擁有25個會員國。

    歐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力的國際組織,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一個國家。它的最高法律是2003年通過〈入盟條約〉(Treaty of Accession 2003)。歐盟會員國逐漸增加,內部也在整合,2002年統一貨幣,發行「歐元」(EURO),迄2006年已有12國採行。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商品帶來的效用,這就是生產或消費的邊際。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是指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閒置中的勞動產能。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計處公佈。失業數據的月份變動可適當反應經濟發展。大多數資料都經過季節性調整。失業率被視為落後指標。

    失業率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但是失業率與其他經濟指標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有學者希望透過研究失業率,得出對宏觀經濟的更深入的認識。

    勞動力指年滿15歲可以工作之民間人口,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如年滿15歲因就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及其他原因等而未工作亦未找工作者,則不屬於勞動力之民間人口。

    失業者在勞動力中所占之比率稱為失業率。計算方法如下:

    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100% 或是 =失業者 ÷(失業者+就業者)*100%

物價指數(price Index)是一個衡量市場上物價總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數。物價總水平上升則意味著發生了通貨膨脹,反之,物價總水平下降意味著通貨緊縮,物價指數正是用來衡量經濟中發生的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的一個指標。如果物價指數上升過大則表明通貨膨脹已成為了影響社會和經濟不穩定的一個因素,央行就會有緊縮貨幣的政策和相關財政政策的頒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該指數的升高往往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物價指數是一種能夠表示一個經濟的宏觀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本地生產總值,是一個領土面積內的經濟情況的度量。它被定義為在一個國家地區內一段特定時間(一般為一年)裡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市價。它與國民生產總值(GNP)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也就是說,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簡稱GNP),亦稱國民生產毛額或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即一國之國民一年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包括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是國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經濟學上,由於不同角度,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方式也有多種。如下:

    (1)產品流動法(Flow of Product Approach)(2)所得收入法(Earnings or Income Approach)(3)部門法(Sector Approach)

    從理論上說,上述3種方式最後統計得出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現在國際上計算國民生產總值的通行方法為FPA,並將它得出的數據作為標準。

    計算公式:Q1•P1+Q2•P2+……+Qn•Pn = 國民生產總值

    Q代表各種勞務與最終產品(Final Products),即不包括生產各環節中重複計算的部分。

    P代表勞務與最終產品的價格。

 貨幣(monetary)用來交易買賣、價值儲存和記帳單位的一種工具,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貨幣區是指流通並使用某一種單一的貨幣的國家或地區。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

擠出效應(crowding out effect),或者具體地說是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

    社會財富的總量是一定的,政府這邊佔用的資金過多,又會使私人部門可佔用資金減少,經濟學將這種情況,稱為財政的「擠出效應」:政府通過向公眾(企業、居民)和商業銀行借款來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貸資金需求上的競爭,導致民間部門(或非政府部門)支出減少,從而使財政支出的擴張部分或全部被抵消。民間支出的減少主要是民間投資的減少,但也有消費支出和淨出口的減少。

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或是規模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是指廠商的平均生產成本隨著生產規模(或產量) 擴大而下降。

    早自Adam Smith就已經認知分工與專業化可以提高生產的效率。Alfred Marshall區分內部規模經濟(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與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內部規模經濟主要是指當廠商增加規模時,在成本上得到的好處。例如,較大型的廠商可能可以取得較先進的技術,或較容易取得財務上的援助,或較容易進行較多的行銷活動。另外一個重要的理由是學習效果。這些都可以降低廠商的生產成本。

    外部規模經濟(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則是來自於廠商的聚集或產業的擴大。例如因為整個產業的聚集,使得專業知識與技術得以較容易的擴散,交通成本可以降低,出現中間財的供應商,或是技術勞工得以匯集等。這些因素不是來自廠商本身的技術進步而是來自於外界環境的改善。

    規模經濟的存在與市場結構有密切的關係。若廠商有內部規模經濟,大廠商因此享有成本上的優勢,這導致規模較小的廠商因生產成本較高而逐漸退出市場。因此市場結構將逐漸轉為不完全競爭。另一方面,若是存在外部規模經濟,規模較大的廠商未必有成本上的優勢,故市場仍可能保有完全競爭的狀態。

    規模經濟與貿易型態亦有密切關聯。古典模型用來解釋貿易發生的理由主要是基於國與國之間的差異性(Ricardian模型,Heckscher-Ohlin模型)。但這很難解釋為何像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些同質性很高的國家之間,貿易量仍然相當龐大。規模經濟的存在可以是一個重要的理由。當生產具有規模經濟時,各國有誘因將資源集中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產上,以期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果,進而取得生產上的優勢。這將可能進一步促成國與國之間的貿易。

Nash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賽局理論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如果某一組策略是Nash均衡,任何一個參賽者單獨改變自己的策略並不會使自己的報酬提高。也就是說,如果別人都玩Nash均衡策略時,我會發現這個均衡策略會是我的最佳的選擇(也就是最適回應,best response)。當所有人都玩這一個Nash均衡策略時,沒有人會想要悖離(deviate)。

    Nash均衡是基於某些對人的行為的假設。例如,所有參賽人皆清楚的了解對手有哪些行動,並且就所有可能的行動中選出一個最適的反應。而這些都是所有人的共同知識(common knowledge)。

    我們可以用以下的「囚犯困境」賽局來說明如何找出Nash均衡。

    甲,乙兩人因案被捕,警方分開偵訊。因為證據不夠充分,須要嫌犯的自白。因此,警方告訴兩人,「如果你認罪,但你的同夥不認罪,你只要被關一年,但你的同夥要被關五年。可是如果你不認罪,而你的同夥認罪了,你要被關五年,但你的同夥只要被關一年。如果你們倆都認罪了,你們都要被關三年。」但如果兩人都不認罪,由於證據薄弱,兩人只要被關兩年。

    明顯的,如果兩人都不認罪,對彼此都是最好的。這種情況是社會最適。但這會是均衡結果嗎?不幸的,答案是否定的。甲會這樣想:「如果乙認罪了,我最好也認罪;但如果乙不認罪,我最好還是認罪。」乙也同樣會這樣想。因此,「認罪」是兩人的優勢策略(dominant strategy)。「甲認罪,乙認罪」就變成這個賽局的Nash均衡。尤其我們也看到,Nash均衡未必是社會最適。

    麻煩的是,有時候Nash 均衡可能不只一個。這時可能需要一些規範,歷史因素,或事前的溝通,才來能確定最後出現的是哪一個均衡。而有些賽局可能沒有純粹策略(pure,亦即參賽者選的是一個確定的行動)的Nash 均衡。這時我們可能要考慮參賽者會玩混合策略(mixed strategy)時的Nash 均衡,也就是賦予純粹策略一個機率分配。

   不完全競爭(competition imperfect)是指這樣一些市場:完全競爭不能保持,因為至少有一個大到足以影響市場價格的買者(或賣者),並因此面對向下傾斜的需求(或供給)曲線。包括各種不完全因素,諸如完全壟斷、寡頭壟斷或壟斷競爭等。

    是由美國經濟學家J•M•克拉克(JMClark)針對完全競爭概念的非現實性而提出來的。克拉克認為,雖然完全競爭被經濟學家進行了準確的定義和精心闡述,但它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且從來沒有存在過,其應用的最大意義在於可以作為人們分析問題的出發點或判別是非的行為標準。

    在克拉克看來,只要完全競爭的一個條件不具備,則合乎情理地會出現另外的條件也不具備的情形(喬治•施蒂格勒曾針對這個論點舉了個十分貼切的例子,假定某個行業的人員具有快速流動性,但對周圍的情況一無所知,他們便會往返在兩個城市之間尋找工作,這就使工資水平均等的人員流動量始終處於飽和狀態。但如果勞動力的流動性小一些,這個超越均衡的傾向就會得到糾正。)這個問題後來形成為次優理論。

    由於現實環境的複雜性,決定了競爭的多樣性。例如各個產業之間以及同一產業在不同階段的競爭特性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克拉克認為,競爭的多樣性來自於產品的同質性或非同質性、生產者的數量及其規模結構、價格製定的方式、交易的方式、市場信息傳遞的特徵和手段、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地理分佈、產出控制的時間特徵、工廠或企業規模的差異導致的成本變動、短期產出波動引起的成本變動、生產能力的可伸縮性等十個方面因素。

生產者剩餘(producer surplus),生產者銷售一個東西,「實際售價」超過他「最低要求價款」的部分。實際售價很簡單,就是市價,也就是他從消費者手上拿到的價款。最低要求價款是什麼呢?原則上,那就是成本?也就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最低要求價款。最低要求價款可以說就是:「非得要有、否則不生產」的價款。我們說,這就是機會成本;亦即,機會成本就是「要我生產、最少得給我的代價」。

    過去在本欄曾介紹機會成本;我們連續花了三次,才把機會成本介紹完。讀過的人可能只記得,機會成本很複雜!其實沒那麼複雜,什麼是機會成本呢?三句話: 機會成本就是一般的成本,加上隱藏成本,扣掉收不回來的固定成本(也稱為泡湯成本)。

    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看這樣的機會成本是不是「最低要求價款」。假設你要辦個月刊的雜誌,所以租了個房子,然後召募人手、買電腦、刊廣告、邀稿、郵寄等等。如果房子一租就是一年十二萬,不能退也不能轉租。除了你自己的時間成本外,每一期要花五十萬成本。那我們算機會成本,就是五十萬元加你的時間成本,再扣掉房租一萬元(以及其他所有的泡湯成本)。

    為什麼房租一萬元不算是「機會成本」呢?因為它已被綁死了,沒有其他機會了。基於租賃條件 (或其他條件,如時間太短找不到承租人等等),就算雜誌停刊了,房租還得照付,所以它與雜誌出版與否無干;既然無干,那就不能算做雜誌出刊的成本了。

    生產者剩餘與利潤有一點不同。經濟學雖然體認到機會成本才是成本, 在談到利潤時也明白區分「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就是會計利潤減掉「隱藏成本」才是經濟利潤),但在計算經濟利潤時,通常沒有明文把泡湯成本從(機會)成本中扣掉,所以會有以下結果:

    生產者剩餘=(經濟)利潤-泡湯成本。因此在解釋經濟行為時,會有一個「短期虧損的均衡」,意思是說在短期中,有時企業雖然虧損了,但還是繼續經營(均衡狀態)。所謂短期,是指有些成本不能隨產量變動的期間,就是有「固定成本」的期間,例如前述「房租合約期間」。當考慮期間拉長到每項成本都可以變動時,這個期間就是所謂「長期」了。有時我們會說「頭都洗了,不得不理髮」,頭都洗了,就產生了「固定成本」,反正理不理髮,都改變不了「已經洗頭」的狀態了,這就是進入「短期」的考慮。換言之,在長期中,生產者剩餘就是(經濟)利潤了。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完全競爭(perfect competition),是經濟學中理想的市場競爭狀態,也是幾個典型的市場形式之一。可以證明,完全競爭的結果符合帕累托最優。

    如果市場中的買者和賣者規模足夠大,並且每個個人(包括買者和賣者)都是價格接受者,而且不能單獨影響市場價格時,這樣的競爭性狀態被稱為完全競爭。

    同時,也稱這樣的市場為「完全競爭市場」。更加微觀地說,完全競爭指在市場上的產品是同質的,信息是完全的,生產者可以自由地進出這個市場。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不管市場規模如何,只要市場中的個人認為,或者相信市場價格是既定的並且個人不能影響市場價格時,這樣的狀態就可以判斷為具競爭的。譬如,可以證明,在單一產品競爭市場中,兩家企業如果進行伯川德競爭的話,就是具競爭的。換句話說,市場規模足夠大是完全競爭的充分條件之一,但並非必要條件。

供給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有時候也被簡稱為供給彈性。它表示價格變動1%引起供給量變動的程度。供給價格彈性係數同需求的價格彈性一樣,也是由供給量變動的百分比與價格變動的百分比的比值確定。

    根據經濟學中的供給定理,供給量與價格是同方向變動的,即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越大,企業的生產就會隨之變化。

    供給彈性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

    1. 增加產量所需追加生產要素費用的大小。一般地說,若增加產量的投資費用較小,則供給彈性大;反之供給彈性小。

    2. 時間的長短。一般在短時期內,廠商只能在固定的廠房設備下增加產量,因而供給量的變動有限,這時供給彈性就小。在長期內,廠商能夠通過調整規模來擴大產量,這時供給彈性將大於同種商品在短期內的供給彈性。

供給彈性的影響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

    1、時期的長短。當商品價格發生變化時,廠商對產量的調整需要一定的時間。由於在短期內,廠商的生產設備等無法改變(增加或減少),如果廠商要根據商品的漲價及時地增加產量,或根據產品的降價及時縮減產量,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困難,即供給彈性比較小。但在長期中,生產規模的擴大與縮小,甚至轉產都可以實現,即供給量可以對價格變動作出充分的反應,即供給彈性也就比較大。

    2、生產規模和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一般來說,生產規模大的資本密集型企業,因受設計和專業化設備等因素的製約,其生產規模變動較難,調整的時間長,因而其產品的供給彈性小。反之,規模較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則其產品供給彈性相對更大一些。

    3、生產的難易程度與生產週期的長短。一般地,容易生產的產品,如技術要求低,生產週期很短,則產量調整比較快,供給彈性大;反之,較難生產的產品,如果生產週期長,則供給彈性小。

    4、生產成本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如果生產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不會增加太多,則產品的供給彈性就大;相反,如果產品增加促使成本顯著增加,則供給彈性就小。

 消費者剩餘( consumer’s surplus ),是英國古典學派經濟學家馬歇爾( A. Marshall )所提出的觀念。它的意義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項商品時,他所願意出的總價款,與他實際所支付的總價款之間的差額,如果以貨幣來表示,即稱之為消費者剩餘。這個觀念目的在說明完全競爭巿場比獨占巿場,可以為消費者創造出更大的經濟福利。

    從附圖即可瞭解消費者剩餘的意義,如果是賣方獨占巿場,那麼在面對消費者的需求曲線DD’ 時,賣方可以將每一單位的商品,採取「差別取價」的方式分別出售,所以賣方每單位可以賣到的價格,分別是從需求曲線到橫軸的垂直線段的距離,如果消費者想要購買的數量是Q時,那麼消費者必須支付的總價款是ADOQ的面積部份。但如果巿場是完全競爭的話,那麼賣方每單位都只能收取同樣的價格P,所以消費者只需支付APOQ的總價款即可,他可以省下ADP面積的成本,此部份省下來的成本,即為消費者剩餘。

寡占(Oligopoly)是一種市場競爭的型態,也叫寡頭壟斷市場,意思是只有少數幾家生產者壟斷著這個市場;市場指的就是一種商品,所以寡占就是少數幾家生產那種商品。這是一個很讓人感受得到的市場型態,現實上爭爭鬥鬥的看得到,在分析上很複雜,很多模型,但卻不一定比簡單而看起來不太實際的完全競爭有用。首先我們要問:少數幾家,到底是幾家呢?

    人數少、相互牽制。寡占是介於完全競爭與(完全)獨占之間的市場型態。經濟學分析生產者行為時,依各該市場生產者人數多寡,區分為完全競爭市場(人數很多,多到個別廠商不能影響價格)到獨占市場(少到只有一家生產),其間還有兩類「不完全競爭市場」:獨占性競爭市場與寡占市場。獨占性競爭市場的生產者人數較多(見下回分解),寡占較少,少到幾個呢?標準答案是少到會相互牽制。

    所謂相互牽制,是一個寡占者的決策會影響其他寡占者,也受其他寡占者決策的影響。這種例子很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一台有什麼風吹草動,其他台馬上風聲鶴唳,大家隨時準備應戰。像這樣有「競爭行為」的情況,都可以說是寡占市場。

    政治上也是如此;例如,競選時候選人相互批駁,政黨間推出什麼攻防策略等,也代表寡占。棋盤上的廝殺,更是如此。我們如看候選人間的攻訐中,有些候選人好像被忘記了,其實是他們份量不夠,不在「寡占者」之列。

    競爭強、競爭性低。寡占是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競爭性」比較不完全的市場,但這個市場卻處處是你爭我奪的廝殺競逐。我們可以說,經濟學講的「競爭」,不同於一般「競爭」的意義。經濟學所講的「競爭」,是指「競爭性」,就是一個市場是不是容易加入生產,參與競爭的程度。在完全競爭市場裡,由於非常容易加入,生產者很多,所以說它的「競爭性」完全;這時的生產者之間一片祥和,看不到「競價行為」。反而是「競爭性」很低的寡占,競爭行為很多,普遍充滿著火藥味。

    模型多、解釋力低。相互牽制,如何牽制?這可是各憑本事、各使看家本領了。從你死我活式的割頸式競爭,一直到追漲追跌、價格領導,以迄互相勾結、聯合壟斷、瓜分市場等,都可能。這可說是「個體經濟學」裡最熱鬧的課題之一。相互牽制,你來我往,這正是「競賽理論」(game theory)的本質。因此,競賽理論裡有豐富的寡占模型。但是,這些其他市場所缺乏的多采多姿的寡占理論,解釋廠商行為的能力都相當有限。討論市場機能時,通常用的還是看起來不切實際的「完全競爭市場」理論,以及獨占理論為主。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需求的交叉彈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某種其他物品的價格每變化1%,會使該物品的需求量變化百分之幾,由這個概念我們可以推導出替代品、互補品這兩個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

    A商品的B商品進行需求的交叉彈性比較,Px表示A商品的價格,Qy表示B商品的數量,則交叉彈性為:

    當需求的交叉彈性是正值的時候,A和B均為對方的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

    當需求的交叉彈性是負值的時候,A和B均為對方的互補品(Complement Goods)。

    許多人用需求交叉彈性來計量某些產品的差異程度。

  有錢人比窮人多消費。當然!但不會每樣東西都增加;有些東西甚至消費更少。一個人所得翻了一番,他的購買能力加倍了,但也一樣不會等比例增加所有消費。有個觀念可以呈現這個差異,那就是所得彈性。

    正常財與劣等財。所得彈性的全名應是「需求的所得彈性」,也就是衡量消費者「所得變動」引起的「需求量變動」之敏感度。

    公式是:所得彈性=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所得變動的百分比。例如,消費者的所得增加100%,如果他的需求量也增加100%,那麼他的所得彈性就是1。如果消費增加了150%,所得彈性就是1.5;增加80%,彈性就是0.8。

    一般正常的東西,所得增加消費都會隨之增加,所得彈性不管是1.5或0.8(大於一或小於一的正值),這都稱為正常財(或正常物品);但也有一些東西,消費者所得增加反而會減少消費,我們稱為劣等財,這種東西的所得彈性會變成負值。

    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劣等財就是消費者不喜歡的東西。啥東西呢?開過車的人都知道,買舊車常買到一堆麻煩,因此買得起新車就不買舊車;所以,所得提高後,就會少買舊車、多買新車;這就表示,舊車是劣等財,新車是正常財。

    但是,我們看到社會發展後,買賣舊車與新車的數量都是增加的。為什麼呢?因為,正常財與劣等財是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的。對現在有車開的人,舊車是劣等財。但對現在還買不起車子的人,舊車卻是正常財(當然新車也是正常財);這些人的所得增加後,他有能力買舊車,新車可望不可及,因此他會購買舊車。同樣一個人,當他所得再增加,舊車會逐漸變成劣等財。

    必需品與奢侈品。正常財的所得彈性都是正值,但如果是大於一的,我們就定義為奢侈品;若小於一,就是必需品。一般食物、自來水、衣服、飲料等,都是必需品;醫療、汽車、保險、汽油、高級餐館、電等,則是奢侈品。

    一般的食物所得彈性低,人們增加的所得花在這上面的比例不高;這也是為何經濟發達後,農家收入會相對低的緣故。其實,所得彈性高低的主要決定因素,就在一物是否為人生基本必需品;越是基本越必需的東西,所得彈性越低。奢侈品的所得彈性高,例如勞力士手錶,所得高的人消費多;反過來說,因為這些東西不是基本必需品,當所得低時,根本就不去消費。

    不景氣商家推出平價品。豪華餐廳是奢侈品,但奢侈的不是食物而是服務,就是那迷人的氣氛情調。因此,農人很少因為豪華餐廳很貴而增加收入。不景氣時大家手頭緊了,奢侈品銷路不好,吃飽比較重要,氣氛、情調就管不著了;這時,豪華大餐館也要推出平價餐飲。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需求的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在經濟學中一般用來衡量需求的數量隨商品的價格的變動而變動的情況。假設Q為某個商品的需求,P為該商品的價格,則計算需求的價格彈性Ed為如下

    使用微積分:

    通常來說,因為商品價格的下跌會導致需求數量的增加,所以一般情況下需求的價格彈性係數為負數。經濟學家對此雖有所知,但是除了分析特別情況之外,並不對其感興趣。注意,公式前的負號除了保證所算出的數字為正,並無其他特別意義。

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數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其中又分為需求價格彈性與供給的價格彈性。

    經濟學裡的「彈性」,可能一般人比較陌生。我們把球往地上打,它若反彈高,我們就說它的彈性大、有彈性。對了,彈性就是衡量「反應程度」的指標。反應的敏感度。經濟學中最常用的彈性,就是價格彈性,正確名稱是「需求的價格彈性」,也就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

    公式是: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例如,某物價格變動的幅度是1%,引起需求量變動1.5%,則價格彈性就是1.5。

    根據需求法則,其他條件不變下,價格和需求量會呈反向變動關係,因此這個彈性值原應是負值(-1.5);為了簡化,我們取其絕對值(1.5)。當彈性大於1,我們稱此價格彈性為「有彈性」;如果某物需求量減少的幅度小於1%,也就是需求的價格彈性小於1,我們就稱其為「無彈性」。

    漲價不一定有利。價格彈性不同又怎樣呢?這是一個好問題,也點出彈性觀念的應用價值。舉個例子,中國造船公司與台灣鐵路公司都是公營事業,也都虧損。為了改善虧損,中船降價求售,鐵路局則提高票價。哪一個對呢?兩個都對。用價格彈性來解釋就一目了然。

    中船的競爭對手遍佈全球,如果中船抬高價格,顧客很容易找到替代廠商,馬上轉向他人購買,所以中船的需求量會一落千丈;反之,中船若降價求售,就可以吸引大量買者上門,需求量將加倍增加。也就是說,中船產品的價格彈性大於1。在這樣的情形下,中船應該怎樣調整價格來彌補虧損呢?答案是:降價求售。因為降價帶來大量增加的訂單後,將使得中船的總收益(價格乘以數量)水漲船高。

    台鐵的情形恰好相反。因為台鐵獨佔台灣的鐵路營運,雖有航空或公路旅運競爭,但替代程度不強。所以,如果台鐵降價,開拓大量客源搭火車的效果不大;而抬高票價,並不會使很多人就因此轉搭其他交通工具,也就是消費量不會因而流失很多。這也就是說,台鐵運輸的需求彈性小於1。因此,抬高價格對台鐵有利,因為漲價的力量大過數量的流失,使得總收益將向上攀升。

    薄利多銷的奧祕。「薄利多銷」是一種我們耳熟能詳的商場經營策略。通常,採用薄利多銷的廠商,並不是不想賺錢,「薄利」只是降低每單位的收益,真正的意圖是想利用「多銷」來提高總收益。因此,能否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關鍵就在於降價能否多銷。要想降價多銷,就要消費者的價格彈性大。換句話說,產品需求的價格彈性越大,採取薄利多銷策略越為有利。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獨占(monopoly)。市場上與競爭(或說完全競爭)遙遙相對的,亦即最沒有競爭的市場,就是獨占。「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是獨占嗎?不一定,那只是品牌獨特,不一定沒有競爭。「大紀元周報」就是沒有分號的專用品牌,但並不是獨占的報紙。經濟學對廠商生產某一產品是否獨占,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就是該產品只有一家生產且沒有近似替代品。台鐵是台灣唯一的鐵路業者,但很多人會認為它不是獨占者,因為買不到火車票時,他會毫不猶豫的去搭汽車客運;這表示客運是鐵路的近似替代品。那有哪些獨占者呢?台電、台糖、自來水公司、大台北瓦斯、二年前的中油等等,是典型的獨占。

    獨占有兩種。第一種稱為自然獨占,是沒有外力干預下,市場會自然形成一家生產局面的;另一種就是有外力干預而形成獨占的,稱為人為獨占。

    通常我們看到的自然獨占,是因為有規模經濟,就是規模越大,產量越多,它的平均成本越低;這種性質的產品,開放市場競爭的結果,會趨向只剩一家生產的獨占。水、電、瓦斯、電話等產品,是有這種性質;因為它們都要先支付龐大的固定成本(埋下管線),當產量(用戶)越多,固定成本經過攤分後,平均每單位成本會越來越低。但是,也有一些產品是因為沒有別人願意生產,而變成獨門生意;像快被淘汰的榻榻米,方圓多少里以內只有一家生產者。這也算是自然獨占。

    人為獨占。自然獨占其實很少,大部分獨占都有人為性質。為什麼呢?我們看到有「規模經濟」的產品,通常也有兩家生產的空間。這是因人的嗜好各異(有人愛甜、有人愛鹹)、貧富有別(高品質人人愛、便宜貨也有需求),使得不同品牌、不同品質的產品互有優勢。

    人為獨占主要來自政府的管制,包括法律限制、專利、特許等等。許多公營事業都有法律保障其獨占地位;例如,依據〈郵政法〉,只有郵政局可以經營投遞信件業務。

    潛在競爭者。通常,獨占與否,是一個「事實」認定問題;也就是說,同一個產品到底是否真的只有一家生產?要做這個判斷的一個主要理由,是因為獨占將造成產品價格太高、產量太少,資源分配沒有經濟效率。

    但是,就資源分配是否達到經濟效率,事實上有沒有競爭者存在,反而不如潛在上有沒有競爭者存在來得重要。沒有人為管制的「自然獨占」者,雖然市面上看不到其他生產者,但總有潛在競爭者虎視眈眈;這會逼使獨占者兢兢業業,維持一定的經濟效率。相反的,政府介入的「人為獨占」,消滅了潛在競爭者,使獨占者高枕無憂,才是浪費或暴利的根源。

    By張清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

 壟斷性競爭或稱為獨佔性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一種競爭市場,有許多廠商供應者,並非獨佔,也非寡佔,但其特色屬於不完美競爭的形式之一,在此種形式之下許多廠商製作與其他有些差異化的產品(意即,雖然這些公司的產品互有取代性,但是互有差異,例如在品牌,品質上仍有不同)。短期而言,屬於獨佔性競爭的廠商就像是一個獨佔公司一般,可利用部分的獨佔市場力量提高售價以獲取比較高額利潤。但是在長期而言,由於競爭者不斷進入,產品的差異化優勢因為競爭而逐漸縮小,市場慢慢變成為類似完美競爭,廠商就無法再獲得過多的經濟利益。但是在此之前,獨佔性競爭的公司通常保留部分產能。教科書經常舉例說明的產業包括餐館業,轂類加工食品業,服裝業,鞋類業,以及大都會的服務業。

    因此壟斷性競爭或獨佔性競爭有以下特色:

    1.市場中具有眾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沒有一家廠商有完全的定價能力

    2.消費者具有明確的偏好,商品和服務是「非同質的」, 也因此供應廠商仍然有部分的市場尋價力或定價力 (price searcher or price setter)

    3.供應者可以自由進入或離開市場,意即進入或離開的障礙不多

    4.市場資訊不完全靈通

    雖然在長期而言,獨佔性市場競爭也會逐漸接近完美競爭。但是在市場中進行壟斷性競爭的企業在短期具有壟斷性質,廠商使用非價格競爭手段在巿場上與生產類似產品的競爭對手競爭。非價格競爭手段包括廣告、包裝、品牌、設計與贈品等。由於消費者對於品牌有忠誠度,因此廠商縱使提高售價也不會損失所有的消費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壟斷性競爭雖然一直是微觀經濟學中研究市場與競爭的話題,但是越來越被宏觀經濟學家所運用,特別是在1970年代以後注重微觀基礎的建模風潮下。

 公共財 (Public goods) 是一種集體消費財,表示一旦這種財貨被提供,任何人都可以均等的享有。

    一般用來界定一個財貨是否為「純」(pure)公共財,通常有兩種指標。公共財具有「非敵對性」(non-rivalness),表示這個財貨不能被個別消費者所獨享,個人的消費也不能減少他人對此財貨的消費,因此必須整體提供。相反的,某人對私有財的消費必然會減損他人可以消費的數量。例如,燈塔。一般用來界定一個財貨是否為「純」(pure)公共財,通常有兩種指標。公共財具有「非敵對性」(non-rivalness),表示這個財貨不能被個別消費者所獨享,個人的消費也不能減少他人對此財貨的消費,因此必須整體提供。相反的,某人對私有財的消費必然會減損他人可以消費的數量。例如,燈塔。

    公共財同時也具有「不可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表示該財貨一旦被提供,就可以由多人同時消費,而且不能禁止別人免費享用該財貨。例如,陽光,空氣,淡水老街。

    我們可以用以下表來區分各種不同的財貨。

    由於公共財的無法排他以及非敵對性,公共財的提供往往無法透過個人自願的捐獻而達到有效率的境界。價格機制無法有效的運作,因而導致某些人可以坐享其成。這也就是公共財理論中常會提及的「搭便車」的問題。搭便車的問題常常是主張政府應該介入公共財提供的主要理由。

     計算公共財的價值也與私有財不同。由於每個人消耗公共財的數量相同,公共財的邊際利益是將每一個數量下個人的邊際利益加總,也就是所謂的「垂直加總」。公共財的效率水準也就決定於公共財的邊際成本等同於所有人加總的邊際利益時的水準。這就是所謂的Samuelson condition。

次佳理論(Second best theory)是指若某市場原先已經存在一個扭曲時(如獨佔市場,或市場上原先已存在某個的稅制),柏拉圖效率已無法達成。此時若再課徵一個新的稅制,「有時」反而可能增加社會福利。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若政府試圖用另外一種扭曲性的政策試圖矯正原先已存在的扭曲,結果也可能是適得其反的。

    這表示當社會最適的狀況已經不存在時(例如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政府的政策應該考慮的是所有市場的加總處於一個次佳的狀態,而不是只專注在解決單一市場的問題。

    以兩個市場為例,假設兩市場的供給線皆為水平線。B市場已經存在一個商品稅。此時B市場有超額負擔(或者說,社會福利損失),△abc。若現在再對A市場課稅,此時A市場產生了超額負擔△def。

    若兩市場有替代關係,則B市場的需求將因A市場的價格提高而增加。此時消費者剩餘增加△agh,稅收增加□ahic。因此總超額負擔為△abc+△def -□ghic。因此,到底這個加在A市場的稅對社會是好,還是不好呢?這就要看最後總超額負擔是增加還是減少。

    最近有關與中國簽訂ECFA到底對台灣有利還是有弊,各方討論相當熱烈。反對者以次佳理論論述,主張若政府只是片面掃除與中國間的貿易障礙,而不與其他國家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則結果可能適得其反(見林環牆教授於2009.8.30於自由時報之投書)。支持者則以「次佳理論,只是說明有扭曲的情形下,自由化不一定會有正面福利效應,但並非一定有負面衝擊」回應(見中華經濟研究院之回應)。兩方的論述皆是運用次佳理論的辯證。